2025-03-25爱酱手游网
近期,蔚来汽车的一系列动作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这家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似乎正在为一场销量大战做准备,而这场战役的成败,或将直接决定其未来的命运。
自去年以来,蔚来在融资方面的表现已不如往昔。尽管在2023年成功吸引了阿布扎比投资基金CYVN的31亿美元投资,但进入2024年后,其融资活动主要集中在国内,且规模相对较小。例如,武汉产业基金向蔚来能源投资了10亿元,获得10%股权;蔚来汽车与三家战略投资者共同向蔚来中国投资133亿元;以及蔚来中国通过增发方式新增两家合肥国资背景的股东,融资约28亿元。
这些融资活动表明,投资者对蔚来的态度正在发生微妙变化。相较于CYVN对蔚来汽车的直接投资,国内投资者更倾向于投资蔚来中国和蔚来能源这两家直接持有蔚来核心业务资产的公司主体。这种转变可以被视为从“信用贷”到“抵押贷”的审慎性调整,投资者在寻求更稳健的风险保障。
与此同时,蔚来的财务状况也面临严峻挑战。2024年报表显示,其资产规模缩减约100亿元,而负债却增长了近80亿元,资产负债率飙升至87%。流动性恶化使得蔚来必须采取更为果断的措施来改善现状。
为此,蔚来开始了一系列内部调整。通过裁员、整合冗余资源、合并部分交付渠道以及为销售开绿灯等措施,蔚来努力在现有亏损水平上积攒“现金子弹”。这些资金,加上近期蔚来中国融得的28亿元,很可能会以产品降价的形式投向市场。
降价,成为了蔚来提升销量的最直接手段。在今年2月份,蔚来主品牌已经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措施,但销量提升并不明显。因此,有消息称,蔚来可能会采取更为直接的降价策略来刺激销量。
事实上,蔚来在2024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车均价已经有所下降,从2023年的30万元降至27万元和24万元。这一降价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销量,但同时也压缩了毛利率。然而,面对2025年中高端纯电市场均价的下探,蔚来可能需要进一步降价才能保持竞争力。
例如,智界的S7/R7已经将中大型纯电版轿车/SUV的起售价拉低至23万元和26万元,而小米SU7的车均价也仅在23.5万元左右。这意味着,如果蔚来要继续跟随行业价格均线,可能需要将车均价降至22万元左右。然而,这一降价幅度未必能带来销量的显著提升,反而可能将汽车业务的毛利率降至5%以内。
为了实现销量的大幅增长,蔚来可能需要采取更为激进的降价策略,将车均价降至20万元左右。这将使其现有的汽车业务陷入负毛利状态,但通过规模效应逐步实现转正及增长。这一策略的逻辑性和商业成功的可能性虽然存在不确定性,但鉴于蔚来当前的困境,这似乎是其唯一的出路。
在此背景下,乐道品牌的发展定位也面临调整。原本寻求“相对高毛利+规模化”发展的乐道项目,现在必须转变为“低毛利+规模化”的突围方式。因此,乐道品牌很可能会有大的降价动作,以涵盖主流汽车市场。
这一降价策略的实施,不仅是为了提升销量,更是为了向市场释放蔚来仍然具有规模化潜力的信号。这对于蔚来中国未来的IPO计划至关重要。根据蔚来与合肥签订的新协议,如果蔚来中国不能在2027年底前完成IPO申请或重大资产重组计划,或在2028年底前完成IPO,那么合肥战略投资者可能会要求蔚来以年化8.5%的复合年利率回购其股份。这将给蔚来带来巨大的财务压力。
因此,蔚来必须通过降价策略来提升销量,进而改善其财务状况和市场前景。只有这样,才能为蔚来中国的IPO计划铺平道路,保持蔚来的独立性和李斌对公司的管控力。
对于蔚来而言,这是一场没有退路的战役。如果在接下来的一两年内无法实现销量的显著增长,那么蔚来可能会面临重大资产重组的局面,李斌及其管理层也可能会淡出公司的核心决策层。因此,放手一搏成为了蔚来唯一的选择。而这一搏的结果,将直接决定蔚来未来的命运。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学习分享之
新品榜/热门榜